左圖:大橋剛剛開始修時,站在漢陽橋頭下麵的碼頭上拍的武昌全景。照片上靠右的部分就是蛇山和奧略樓。記者戴紅兵翻拍
  下圖:如今從漢陽遠望武昌蛇山。
  記者楊濤 實習生張岱江 攝
  記者戴紅兵 通訊員劉家華
  昨天,“建橋司令”彭敏魂系武漢長江大橋的報道引起讀者的共鳴,這篇報道緣起於一批老照片。不久前,本報記者在崇仁路武漢收藏市場意外發現了一批上世紀50年代修建武漢長江大橋的老照片,這些泛黃的老照片大致分為三部分,一是修建武漢長江大橋工程進展照片;二是修建長江大橋配套工程江漢橋的照片;三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外賓來大橋工地的照片。
  翻看著這些半個世紀前的老照片,當年武漢長江大橋中方設計師、現任中鐵大橋局高級技術顧問周璞連聲贊嘆:“真是太難得了!真是太珍貴了!作為武漢長江大橋的設計師,能第一次看到有關武漢長江大橋內容如此之多、資料如此之全的老照片,真是三生有幸。”
  在眾多照片中,有一張顯得很特別:江心中由遠及近有3艘小船,船周圍都被鐵柵欄圍著,中間一艘船上還冒著黑煙,遠處清晰可見兩座小山(題圖)。
  這是哪裡?誰拍的?近日,記者終於找到了此照片的拍攝者、原武漢長江大橋工程局攝影組組長任發德。現定居在南京的任發德,從裡屋拿出珍藏的此照片底片說:“這張照片,是大橋剛剛開始修時,站在漢陽橋頭下麵的碼頭上拍的。畫面頂部可以看到岸邊的樹葉,對面就是武昌的全景。照片上靠右的頂部就是奧略樓,樓的左下方,就是白色的聖像寶塔。那時,武昌江邊少有房屋,即便有,也很低矮。”
  他回憶:“1953年,大橋剛開始修建時,我們沒有地方住,漢口四官殿有個小巷子,那裡有好幾個小旅館,我們就住在一個叫義和的小旅館里。每天上班,就在集稼嘴坐小划子,到對面的漢陽橋頭工地。當時的大橋工地管理很嚴格,一般人不允許隨便進出,大橋局每個工作人員都有相應的工作範圍和通行證。我去拍照,就要領水上通行證和拍攝證,然後坐船去拍,沒有證件,即便是領導也去不了。”
  再也看不到江漢橋當初的模樣
  三個拱架在江上的江漢橋,顯得格外的雋秀、簡潔又古樸。昨天,89歲的中鐵大橋局高級技術顧問周璞指著照片說:這橋越看越美,後來江漢橋擴寬了,兩側加了人行道,現在,再也看不到江漢橋當初的模樣了!
  他說:這橋的設計很獨特,和武漢長江大橋一樣,在設計上運用了很多當年的國際領先技術,這是大橋局設計師劉增達和蘇聯專家基沃洛夫共同設計的傑作。
  劉少奇為何戴口罩視察大橋
  老照片中有一大摞僅長4釐米、寬3釐米的135照片。任發德指著其中一張中戴口罩的人說:“這是我拍的。這是劉少奇,他當時來視察時一直戴著口罩,給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。在所有前來視察的領導人中,只有他戴著口罩。”
  他說,大橋修建期間,時任大橋局辦公室主任的於障東接到省政府秘書長電話,要求帶上武漢長江大橋模型,到東湖賓館彙報,註意保密。於障東和大橋局公安處負責人一起趕往東湖賓館,發現竟然是劉少奇和夫人王光美。
  劉少奇仔細聽取了於障東的彙報,又和於障東等一起趕到長江大橋施工現場。於障東就喊來任發德拍照,由於大橋正在緊張施工,劉少奇上下樓梯時,於障東一路攙扶。
  “那時,劉少奇來看長江大橋建設十分低調,大橋局內部也沒有幾個人知道此事。視察時,劉少奇為避免被人認出,在工地上一直戴著一個大口罩。”提及拍攝地點,任發德說:“劉少奇是從武昌解放路大成路方嚮往武昌橋頭走來,當時,奧略樓還沒有拆,臨時作為我們的機關辦公用,旁邊江邊一排都是職工宿舍。這張照片中,劉少奇背後的房子就是職工宿舍。”  (原標題:“大橋老照片”見證武漢滄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c51ocj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